随着2022英雄联盟MSI季中冠军赛即将揭开战幕,RNG也将代表LPL出征本次赛事。不过,就在这两天,国外一家名为FactorGG的网站用AI预测了MSI的结果,来自LCK的T1以40%的夺冠率稳居榜首,而RNG最终夺冠几率却只有不到20%。更离谱的是,FactorGG还综合分析了各队数据,对参赛队伍的战力进行评级,RNG甚至还不如日本队DFM和省队PSG……
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AI预测的结果究竟是否可靠?难道RNG在MSI面对T1真的必败无疑?
首先要承认,综合各队近期赛事数据进行夺冠预测,其实是一件非常科学的事情。因为不止电竞赛场,包括足球、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,普遍都有赛前预测冠军的传统。例如四年一届的世界杯,赛前总会有媒体或专业学者预测有哪几支队伍可能夺冠,而事实上最后的冠军也往往出自其中。
结合这个例子,相信大家也已经注意到了,预测冠军当然可以做到,但这个大前提是:数据,只能帮助我们分析哪些队伍最有夺冠的可能性,而不是给出可量化的精准数据。就像本文开头FactorGG的“预测”,甚至连T1、RNG的夺冠几率都给出来了,这显然已经脱离了科学的范畴,反而更像是玄学。
实际上,所谓AI预测赛事结果,这些年“被打脸”的案例不在少数。最经典的就是去年年底,EDG在S11决赛面对DK前夕,多个AI的预测结果都是DK三比零轻松取胜。然而事实却是,EDG以3:2战胜对手夺冠。
这再次凸显出目前赛事预测方法的不确定性,毕竟AI所能采集的近期赛事数据,往往来自于参赛队伍在各赛区的表现。这也就意味着,数据受到队伍所处赛区综合实力的影响,并不能考虑到国际赛场面对其他赛区选手的状态。
举个例子,AI分析的队伍战力榜单中,来自日本LJL赛区的DFM数据远超RNG,这个结果明显超出观众的认知常识。但如果拉取两支队伍的联赛数据,我们就不难找出AI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:
没错,DFM在LJL赛区有着恐怖的统治力,而RNG在竞争残酷的LPL刷不出这么漂亮的数据。这就好比说,我在国服白银段位能打出非常漂亮的数据,仅看数据甚至超过Faker,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我敢说“我能和Faker五五开”。
更何况,与干巴巴的队伍或选手数据不同,决定赛场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。选手的生理状态、心理状态,与队友之间的关系,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比赛结果。
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,因对行为经济学做出贡献而闻名的理查德·塞勒,就指出“完全理性不可能存在,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必然会受到非理性影响。”虽然只是经济学观点,但完全适用于电竞赛场。
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,是2020年的S10全球总决赛。在TES面对FNC的比赛中,后者连胜两局,距离赢下比赛只剩一步之遥。但问题在于,他们当时犯了一个比较低级的错误,几名选手在休息期间进餐,还因此诞生了“谢谢你,小杨生煎”的梗。要知道,在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赛场,进食极有可能导致血糖增高而出现困倦的情况发生。随后,FNC就连输三局,被TES上演“让二追三”。
比赛期间避免进食防止血糖升高,对于职业选手而言是基础常识,但FNC还是因为“非理性行为”付出了代价。或许FNC的例子只是个例,但这也凸显出一个事实,以人为主体进行博弈的比赛,非常依赖选手和团队的状态。这就像“蝴蝶效应”,任何一名选手的某种可能性,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数据分析之外的影响。
不过,从目前来看,国外各个赛区——尤其是韩国LCK赛区观众,对这份AI数据分析过于迷信,对于我们而言其实并非坏事。正所谓骄兵必败,迷信数据分析的结果,或许将使得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当然,从AI给出的综合分析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出,T1是RNG夺冠路上的最大阻碍。面对这支在LCK全胜的恐怖对手,RNG和LPL必须使出浑身解数,才能确保胜利的天平倒向我们!
这里是游戏BUG姬,每天为你带来主机圈、网游圈、电竞圈有价值的深度内容和更犀利的吐槽。如果你觉得还不错,请关注我!谢谢你这么好看,还愿意读我的文章。